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3年,是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对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分设而来,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院现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特色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信工程(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省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依托建设专业)4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科研聚焦智能车辆协同感知与控制、车规级芯片等方向。现有在校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150余人。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博导1人、硕导25人。学院拥有“高可靠集成电路和新型器件”安徽省首批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师资队伍中拥有含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安徽省杰青、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省教学名师、深圳孔雀人才、姑苏领军人才、托举计划人才等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青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多次获得省部级或一级学会科技进步奖。师生在IEEE汇刊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并授权50余项发明专利。

学院设有“车载显示集成系统”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与企业共建“触控显示材料与器件”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微纳工艺实验室”、“功率半导体芯片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学院以企业需求引导教学工作,与十余家企业共建了研究生及本科生实践教学基地,在内部设立了集成电路新工科实验室、光电传感器实验室、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光通信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室、SOPC综合实验室、虚拟仪器实验室、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实验室、DSP实验室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2项,拥有省级MOOC课程1门、省级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出版教材8部。

学院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A类学科竞赛中获奖40余项,并助力学校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荣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冠军。


(2025年8月更新)